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观点是什么?

2025-03-17 12:36 来源:旺达屋 点击:147

观点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观点

观点是具有可错性质的断言

几乎对于任何一个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拥有对于世界和社会大小事务的观点,也有各种各样的主张,也几乎每个人都特别看重自己的观点。但人们的观点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和冲突。例如,张三认为《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李四认为《老子》不是战国晚期的作品,王五认为《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作品,等等。对于同一个问题,人数越多,出现不同观点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就免不了相互之前的争执,这种争执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流血和战争。

我们常常被要求尊重他人观点,要有宽容之心。因为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但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并不表明这个观点就是天然合理的。在不同的领域,观点具有不同的性质。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会遇到三类问题,一是事实的真假问题,二是价值判断问题,三是个人偏好问题。对于事实判断问题,真相只有一个,因此存在所谓的正确答案。但价值判断问题,并不存在所谓正确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或不好的答案。人们所要做的,是寻求自己中意的答案。但个人偏好问题,纯属个人的选择问题,你喜欢吃什么食物,你喜欢什么样的颜色,等等,无法通过证据和推理说明一种选择比另一种选择更好。

在批判性思考的背景下,观点这个术语指的是判断的表达而不是喜好的表达。无论是事实问题,还是价值问题,都需要判断。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清楚某人是在表达喜好还是在表达判断。当你离开电影院时,一位朋友也许对你说:“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这可能意味着“我喜欢它”或“它达到了很高的电影制作水平”。如果她仅仅说喜欢它,而你不喜欢,那么争论会是围绕个人喜好的争论,一场无意义的争论。但是,如果她作出一个美学判断,那你能够合理地质疑她,引用这部电影来达到的具体电影标准。

在事实和价值判断的领域内,固然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观点的权利,但事实判断有真假之分,价值判断有好坏之分。如果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有可能得到极其不利的后果。加利福尼亚一对夫妇带着患糖尿病的11岁儿子去见一位信仰疗法者。他们 确信此人已治好了他们的男孩,就停止给孩子注射胰岛素。几天后,这个男孩死了。这对父母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表达上帝能让这男孩起死回生的看法。警察逮捕了他们,指控他们谋杀。在这件事中,法律是清楚而合理的。只有当不伤害他人时,我们才可自由地根据自己的观点行事。

因此,人们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去思考自己的想法并作出选择。但是,这个事实并不是说,他们思考的想法和作出的选择将都是合理的。批判性思考的基本原则就是,各种思想很少具有同等的性质。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切合实际到不切实际之不等,信念从有根据到无根无据之不等,论证从符合逻辑到不合逻辑之不等,观点也从有见识到无见识之不等。批判性思考的任务是把较有价值的与较无价值的区别开来,并最终确定最佳者。

观点有可能出错的证据俯拾皆是。周末酗酒者通常、认为,只要他在周一至周五不喝酒,他就不是一个酒鬼。在油量指针指到零时继续驾驶高耗油车的某人,也许认为指针显示的问题还可以撑过下一个50英里。16岁退学的学生可能认为,早点进入就业市场最终能提高就业保障。然而,无论如何深刻地、真诚地持有这些观点,他们还是错了。

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他或她的观点,这一观念在道德领域特别强烈。对与错的问题被认为是纯主观和个人的。根据这种信念,如果你认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我认为它是道德的,甚至是高尚的,那我们两人都是对的。你的观点“对你是对的”,而我的观点“对我是对的”。

这种流行观点也许看起来是相当有道理和宽宏大量的,但它却是完全肤浅的。几乎每一天都出现需要理性的人们违背的情况。你听过任何人声称,入室盗窃、虐待配偶或强奸,对于信奉这些行为的人来说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吗?当某人因猥亵儿童被定罪,有市民在法院前面拉着写有“恋童癖对我们来说可能是错的,但对他却是对的”横幅游行的吗?如果你的老师发现你考试作弊,她能接受你的目的可为手段辩护的解释吗?如果酒精测试表明,你正在开车的同学血液酒精含量高于平均积分点,交警会表扬他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而生话的行为吗?

事实上,每个职业团体和每家公司都有一套伦理规范,用以规定所要求或禁止的行为。每个国家都规定了制裁违法者的法律体系,甚至还有处理国家间事务的国际法。所有这些规范和法律体系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道德判断的结果,个人用于决定日常对错问题的也是同样的心智活动。而且,它们也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关于道德问题的看法,就像其他看法一样,可以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

在论证系统中,观点是以断言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这是一种观点,是一种断言,是需要论证的主张。《老子》究竟是不是战国晚期的作品,是有争议的。《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的断言有可能是假的,是可错的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