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柏杨被永远开除学籍,9年牢狱后写出“叛逆史书”《中国人史纲》

2025-04-26 03:53 来源:旺达屋 点击:144

柏杨被永远开除学籍,9年牢狱后写出“叛逆史书”《中国人史纲》

初读柏杨是在大学时,最先读的是先生写中国人的书,乍看书名,我有些不解,甚至有点不满和抵触,但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完了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提出的 “酱缸文化”。而后,又读了柏杨先生的又一力作《中国人史纲》,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一、柏杨与他的时代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柏杨《酱缸文化》

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今有柏杨9年26天牢狱生涯写就《中国人史纲 》。也许有很多人不喜欢柏杨先生的作品,尤其是那本说出劣根性的书。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屡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柏杨时代。有人说《中国人史纲》是“叛逆史书”,直言不讳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矫枉过正的自虐”,但是又不得不说,大逆不道的柏杨先生却成了那个年代年轻人和知识分子眼中的先知和英雄。

柏杨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和苦难的,他曾经是一个叫郭定生的河南辉县人,后来又叫过郭立邦、郭衣洞等名。他曾经在很多学校念过书,但最后却没有一个毕业文凭,后来因为要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书,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

1949年,柏杨在上海遇到恩师吴文义,随其远赴宝岛,开始了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的丰富人生。1968年他在自己的第四任妻子倪明华主编的《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里刊出一张漫画,内容为一对父子购买了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却建立了一个王国,由父子二人竞选头头。

就是这么一张漫画让宝岛当局于3月7日逮捕了柏杨,被判处死刑,后又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之后又减为8年,于1977年4月1日释放,实际坐牢9年26天。柏杨原本没有生日,后来把自己被逮捕入狱的那天当做生日。而他在狱中也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

丛书是我在火炉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上,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板和着汗珠,一字一字写成的。——柏杨自述

对于那些对柏杨先生作品持批判态度的朋友们,请你站在20世纪80年代的背景下,尤其是站在当时宝岛现状的角度来读《中国人史纲》等作品。在柏杨先生89岁高龄驾鹤西去之后,有人曾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臧强《柏杨漫像》

而李敖、柏杨等也被称为“鲁迅的继承者”,想想当时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也是用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做武器,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所以,我觉得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中国人史纲》等柏杨先生的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

二、《中国人史纲》为什么带个“人”

说起史学,大家肯定会想到司马迁,而司马迁是汉王朝的“太史令”,后来我们又有了翦伯赞、张荫麟、金兆梓等学院派治史学家的《中国史纲》等。而柏杨既不是宫廷史学家,也不是学院派史学家,只不过是个平民史学家。写的东西通俗生动,是给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看的,并不是规规范范的学术著作。

写中国历史的著作很多,如《中国史》、《中国史纲》、《中国通史》、《国史大纲》等,却没有提到人,并没有说是人的历史。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就有“人”字。我们都知道在历史进程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即便是最普通的人也一样。

而历代的史书则是历朝历代必不可少的一项文化工程,为这工程服务的人就是史官,更准确地说是“修史官”,并不是“记史官”。顾名思义,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想要尽力的美化自己,所以对于发生的事件要进行加工、改写、修葺。即使是民间有真实的记载,也被称为野史,根本不入流。

真正的历史是普通的劳苦群众创造的,历来史书中的主角都是君王天子、王侯将相,鲜有普通人的身影。柏杨先生就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在监狱艰苦的环境下写就了这本奇特的史书——《中国人史纲》,他用平民视角向我们阐述了,这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也是中国的人的历史。

梁启超说过中国传统史书就是一部“帝王家谱”,格外注重政治史,而不是以“人”为重心,岁月在史书的编排中失去了真实。柏杨说:“我呢吧还是习惯陶醉在一种僵固的自慰自欺模式,如同童话中‘没穿衣服的国王’般,掌权者是哪个自欺欺人的国王,老百姓只会在旁边拍手,……我要以一个平民的立场、态度来写这部书。”

在书中,柏杨先生不谈论帝王将相的仁圣昏庸,只是客观地评述发生过的事,他摒弃了历史书中的标配年号、谥号等,把隋炀帝叫杨广,把唐太宗叫李世民,把康熙叫玄烨,把雍正叫胤禛,把乾隆叫弘历……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成为了历史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柏杨回河南老家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也曾说:“历史学以人类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柏杨先生所设定的“特定对象”正是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人。

三、《中国人史纲》之我见

我是在大学图书馆读完《中国人史纲》的,不同于其他史书的编年法叙述,柏杨先生笔下的历史具有一种连贯性,可以让人有一种通畅的感觉,更让人有一种客观的国际历史观。让我大加赞赏的是每一章的后面都有“东西方世界”,在中国历史同一时间西方历史中正在发生着什么一目了然,能更好的的引发读者的思考。

1644年,李自成一箭射向大明皇宫的承天门,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覆亡,而此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是不是有种上帝视角,俯瞰着整个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而在对古代官署和官职方面,柏杨先生也有自己的创意,让我们跟历史的距离感一下子拉近。他把左右督叫做左右翼总司令官,把赞军校尉叫做参谋长,把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叫做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和教育部长等。

你绝对想不到能在一本史书里看到忽必烈征伐日本这件事和二战时日本“神风特工队”的联系吧!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做到了,他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也让我们能够祛除传统史书冗长枯燥、断裂破碎的历史心理,交给我们一种生动的叙述方式与迥然不同的解读历史的方式。

其实,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无情地揭起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最痛的伤疤,但要想强大、发展,我们就得接受和直面伤疤,只有记住历史才能阔步往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柏杨先生都特别想用一种个人的观点来激发中国人爱国的情操和历史使命感。而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今年正值柏杨先生逝世十周年,我特地回忆起大学时读过的这本书,以示缅怀。同时我也向喜欢历史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中国人史纲》,此书不仅是柏杨先生的人生拐点,也是中国人书写历史的拐点,更是我们重新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历史的拐点。

《中国人史纲》用生动的文字、优美的语言为你陈述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故事。

《中国人史纲》以“世纪”分章,以历史问题分节,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

《中国人史纲》在忠于史料的基础上,不受限于史料,更有创造性的表述激发我们的阅读欲。

《中国人史纲》运用大量表格,简明扼要地列举史事,让历史脉络更加明了。

《中国人史纲》每一章最后设“东西方世界”一节,带我们进入对同一时间东西方世界的思考。

所以,我觉得在正史之外再读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是有必要的,在柏杨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原价138元的《中国人史纲》(上下册)现在只需要99元包邮到家,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备购哦!#618好物趋势##文史好物大赏#

柏杨人民视角《中国人史纲

¥9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