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河北东光铁佛寺

2025-05-17 02:35 来源:旺达屋 点击:186

河北东光铁佛寺

铁佛寺山门

东光铁佛寺是沧州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 (972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奉生铁铸造的大佛。1936 年,原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曾题匾“铁佛寺”。

1987年3月至1989年3月,历时两年,铁佛寺修葺一新,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建筑艺术造型上,都远远胜过原寺。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又不失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

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3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全国原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爱新觉罗·溥杰之手。

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坐落在长34.72米、宽31.96米、高2.1米的台基上。它面阔5间,进深3间,高14米,为单檐歇山式。大殿的红色圆柱上,悬挂一对楹联,上联曰:“宝树列祗圆护持大千世界”,下联曰:“慈航登彼岸普济百万人天”,系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轶青所书。

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是我国最大的坐式铸铁佛像,高8.24米,重48吨。人们进得大殿,仰视铁佛,不觉会心生疑问:在当时的条件下,规模如此宏大的铁佛是怎么浇铸而成的?有一段传说,也许会解开你心中的疑惑。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后曾有一个弃置多年的铁佛基座,重数千斤,上面铸有“吴桥镇”三字。吴桥镇原隶属东光县,这里出了一个张姓铁匠,带领数十名工匠,架起多盘化铁炉,热火朝天地浇铸着。开头进展顺利。但是,浇铸到平肩时,问题出来了,等工匠们端着铁水攀上两丈多高的脚手架时,铁水已然冷却,无法再浇铸佛头。就在工匠们一筹莫展之际,走来一位白发老者,口吟“要想铁佛成,必须脖儿平”,唱罢扬长而去。工匠们一琢磨,茅塞顿开,便拉来黄土,垫在铁佛四周,筑台及肩,台上安炉,佛头很快浇铸而成。

而让铁佛寺大佛更为神秘的,是铁佛怎么来到东光的传说。

传说铁佛原在香河县金鸡寺,因向往东光这块佛乡宝地,每天僧人撞钟即发出“东光、东光”的声响。金鸡寺的僧人意识到铁佛要去东光,于是用铁链锁住铁佛的右臂,想以此法留住铁佛。但铁佛去意已决,挣断锁链沿运河逆流南下,直漂到东光码头,才停住不动。人们见状,就要把大铁佛搬上岸。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如何搬得动?此时,走来一个小和尚,俯身把铁佛背上岸来,放在一口井上。人们在井上建起了铁佛寺。据说这小和尚就是铁佛的化身。

这只是民间传说,可信度不高。但令人叫绝的是,同样内容的故事,在香河也有流传,说铁佛在该县当年的金鸡寺,遗下一只胳臂而去。如若不信,你可以翻看香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本,就收录着这则传说。